(资料图片)
没有到过北京的胡同,就不算真正到过北京。没看过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就不算真正了解北京的胡同。余光中说:“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那么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为你推荐更多好书品读+作家专访
欢迎关注“花木南书房”
初识北京这座城,她是跟随父亲迁居北京的5岁小女孩,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极具吸引力:穿街走巷的骆驼队铃铛清脆悠扬、“唱话匣子的”人背着留声机等着愿意听戏的人请他上门、厚到能支棱起来的棉裤……林海音故居就位于北京南柳巷的晋江会馆里,她在北京度过了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的25年时间。回到台湾,林海音怀念起北京的一切,于是她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了北平的故事,这就有了《城南旧事》。
林海音一生勤奋,爱家恋家,培育的四个子女也都个个成才,家里的客厅曾聚起“台湾半个文坛”,与丈夫何凡更是传为佳话。她年幼丧父、没有父兄指导,还要照顾四个孩子,却能在写作、出版上有这么高的成就,还过完了精彩的一生。是林海音创造了小英子,小英子也成就了林海音。
城南旧事,都在心底,那首《送别》也常在耳畔。
值班编辑 花木南
花西子致歉,首次回应“79元眉笔事件”
日本将启动第二轮核污染水排海
普京接受金正恩访朝邀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