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文化创作者,许多都追求传世

古往今来,文化创作者,许多都追求传世,但真正能传世的,并不多。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具备传世的资格?为什么流行的作品传世的不多,而传世的作品,很多并不流行?

李白的诗,当时就非常流行了,但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的诗则很不流行。如果不是几十年后,元稹等人把杜甫的诗发掘出来,杜甫这么一个伟大的诗人,很可能就会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资料图】

即便元稹等人发掘了杜甫的诗,杜甫的诗仍然没有马上流行起来,而是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才有更多的人欣赏杜甫的诗。

但是即便到了今天,喜欢杜甫诗的人仍然是少数。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说,爱读汪国真的诗的人,要远远多于爱读杜甫诗的。那为什么杜甫的诗能够传世,而汪国真的诗不能传世呢?

这是因为,汪国真们虽然在一个时间段里受众极广,但这类受众并没有稳定的审美框架。换了下一批受众,他们就会喜欢另外的作者,比如郭敬明。而且,或许几十年后,也不会有人把汪国真再次挖掘出来。

相反,喜欢杜甫的群体虽然在每个时代都人数不多,但是他们之间有着相似的、稳定的审美偏好。即便身处不同的时代,他们的偏好始终是相似的。只要符合这个审美偏好的优秀作品,在不同时代,都会受到这一群体的喜爱。然后,由于这些作品传世的时间非常长,这个群体之外的人也会关注它们,从而使它们传播得更广。

当然,写出有资格传世的作品,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埋没。但如果一个作品没能符合那个少数群体的稳定审美偏好,那就一定不能传世。

同时,流行和传世也不矛盾。因为一个作品可以既符合审美偏好不稳定的多数人的一时喜好,又符合审美偏好稳定的少数人的长远喜好。李白的诗就是如此。

文学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也如此。

那么传世作品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一般来说,良好的逻辑感是必不可少的。音乐作品也不例外。例如,巴赫的粉丝就说,巴赫的音乐逻辑感很强。另外,传世作品一般意蕴广而复杂。

这是因为,欣赏逻辑感强、意蕴广的作品,也是需要投入训练成本的

而审美训练到高处,必然就要往稳定的逻辑和深广的意蕴方向走。因为,如果导师本身不讲逻辑、不讲意蕴,那就没有办法形成稳定的训练体系,也就无法节约训练成本。

所以,审美看起来不是经济活动,但其背后,也是成本在起决定作用。正是因为受训成本高,所以这个群体认可的文化作品,一定带有一种“高端感”。

对创作者来说,是追求传世,还是追求一时流行?或者同时追求两者?这同样受到创作者自身成本的约束。

(本篇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