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凉山叙事》

□ 罗伟章/四川文艺出版社

罗伟章是四川继阿来之后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本书是他2019年去大凉山昭觉扶贫兼采访后,创作的一部有关大凉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报告文学。与其他描写脱贫攻坚的非虚构作品比较,《凉山叙事》的类型更接近随笔、杂谈。同样是基于对目标事件、人物长时期采访后的结晶,本书却越过了“经济扶贫”,直接聚焦到文化层面。

罗伟章的功课做得很足,采访了昭觉大量的当地人和扶贫干部,还有成长起来的彝族干部,书写了昭觉人在脱贫攻坚最后阶段的生存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光是从经济指标的层面说脱贫,更是从文化和民族的角度,去探寻和解剖大凉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艰难之路。作者也在作品中引用了很多国家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以此为参照书写大凉山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变化,但是并不是简单歌颂,而是确实从彝族文化、历史上去找寻移风易俗困难的根本所在,所以整体上作品既在谈成绩,也不避讳仍然存在的问题,二者兼顾。

探讨《凉山叙事》的文学艺术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独特的叙述视角——全书由作者写自大凉山的长信构成。书信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讲述,全是散文随笔的章法,叙事、纪实、思考和议论融为一体,文字沾泥带土,很亲切很有生活气息,且有极大的思想张力。

“我”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代入感与真实感,还体现出作者对局限的承认和接纳。罗伟章因语境差异和探究局限性等原因表现出来的谦虚态度,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大凉山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从历史渊源到自然环境,从领导人到扶贫工作者,从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境遇到女性在大凉山撑起半边天……《凉山叙事》都有所涉及,且不同章节和主题之间互相映照,每读一段都能加深对其他段落的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念,在罗伟章笔下都不是孤立的。他的叙述从个体和事件展开,珠联玉缀,最终在层层递进的反思中还原出一个有别于成见的全面而真实的大凉山,且这种全面比宏大视角更深刻,因而也就更动人。

在罗伟章看来,个体与时代,是水滴与河流的关系。河流由水滴构成,但取出一滴水,河流还是河流,所以个体在时代面前是脆弱的。而正是个体的脆弱性,让作家注目和动心。作家在面对时代的时候,一面审视,一面捡拾。而作家本人也是时代下的个体,“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弱小”的人在滚滚洪流中前行、擦拭和书写,就成其为作家。

在《凉山叙事》中,作者有这样一段话:“你上次就对我说,我似乎在为彝族的落后找理由。其实不是。我只是希望从根子上去认识这个民族。有认识才会有尊重。”

同情与怜悯不同,同情尊重他人的他者性,有别于无条件的认同或居高临下的评判。观念的差异,增加了认识和解释的难度。罗伟章没有简单地悲天悯人,没有公式化地歌颂那些扎根凉山的英雄们,但他也深知仅凭思考难以全然地了解当地群众、体会支援凉山的人们背后数不尽的酸楚,所以他选择了聆听。全书有大量凉山人自己的叙述、观点、感叹、判断。作者的思考谨慎地与叙事对象的思考保持了距离,并尽量不产生干扰。因此,大凉山的那些事那些人带给他的感动,也能透过书中质朴的文字感染到每一位读者。(张庆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