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世界名作因遭受破坏行为而处于危机中,部分博物馆也经历过闭馆和经费减少的洗礼,但仍有不少备受瞩目的博物馆与美术馆陆续开馆,筹备并举办了丰富的展览,以崭新姿态迎向未来。疫情下的文化生态正在引起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搜狐文化持续追踪报道公共文化活动以及文化场馆的动态,整理了一组博物馆相关的前沿数据,洞察文化流行的风向。

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到博物馆去”已成社会新风尚


【资料图】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1年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率91%。近几年,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到高度的重视,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十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其中,2021年全国博物馆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

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提出“四大愿景”

故宫古建筑群及所藏文物承载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见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故宫博物院肩负着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10月16日,“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提出四大愿景”登上媒体热搜。我们也听到了关于文化发展、历史使命的声音。王旭东提出故宫建设的“四大愿景”:1,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3,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4,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这样的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国际同行的参与,不断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球10.4万家博物馆现状报告

疫情下整个文化系统的生态与危机进一步展示出文化在应变、沟通和复苏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10.4万家博物馆现状的报告——《2021年世界博物馆报告》,报告以来自87 个会员国在2022年3月开展的在线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结果证实全球博物馆在疫情暴发一年之后依然十分脆弱。

2020年,各博物馆平均闭馆155天。自2021年初以来,许多博物馆不得不再次关闭,这使得参观人数与2019年相比平均下降70%,收入减少40—60%。与此同时,在公经费投入在大幅削减,已经波及近一半参与调查的会员国博物馆。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世界博物馆报告》

大埃及博物馆开馆,耗资10亿美元的世纪工程

2022年仍有不少备受瞩目的博物馆与美术馆陆续开馆,将筹备多样的展览,以崭新姿态迎向未来。

大埃及博物馆,距离埃及的标志性建筑——埃及金字塔只有两千米的距离。这个耗资10亿美元的世纪工程,历经16年之久,正式对外开放,可容纳10万件文物,约5000件文物将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迁移至此。

从开罗拉美西斯广场搬到吉萨高原的一座82吨重的雕像已于2018年移至博物馆入口处,成为安置于大埃及博物馆的首件文物,也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93座博物馆馆长签署联合声明

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到莫奈的《干草堆》和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再到最近安迪·沃霍尔的《金宝罐头汤》,梵高的《播种者》等,这些艺术品都经历了各种不同食物罐头或是胶水的“洗礼”——各地气候活动家以“破坏”艺术品为噱头,试图引起公众关注正在遭到毁坏的地球气候与环境。

此后,包括巴黎卢浮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在内的93座全球知名博物馆馆长近期签署了联名声明:警告气候活动家,“破坏”行为正在将艺术品置于危机之中。

整理:Ke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内容